1777年秋,乾隆四十二年,八十六岁的崇庆皇太后驾鹤西去。这位太后可是乾隆的亲妈,靠着儿子的尊贵身份,稳坐慈宁宫四十二年,成了清朝后宫里数一数二的人物。乾隆一听老妈没了,那叫一个悲痛,心跟刀割似的。
按照老妈的遗愿,乾隆把她安葬在了雍正帝泰陵东北边,大概一千五百米远的泰东陵,还给她上了个谥号——孝圣宪皇后。可谁能想到,孝圣宪皇后一入土,民间就开始疯传她跟乾隆不是亲母子。这事儿,到底咋回事儿呢?
要说乾隆跟海宁陈家的关系,那在整个“乾隆盛世”里,传得可是沸沸扬扬。最邪乎的,就是说乾隆其实是海宁陈家陈世倌的嫡子。康熙年间,陈世倌跟雍亲王(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)关系铁得很。有一年,陈世倌的夫人和雍亲王的福晋同时生了孩子。那时候,皇位争夺得那叫一个激烈,雍亲王府生的是个闺女,陈家却是个小子。
雍亲王就提议,两家结个娃娃亲,好增强在朝中的势力。陈世倌哪敢不从啊,带着儿子就去了雍亲王府。可订完亲回家一看,,儿子咋变成闺女了?陈世倌心里明镜似的,这事儿不能声张,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。那个被留在雍亲王府的男婴,后来就改名叫爱新觉罗·弘历,成了熟知的乾隆皇帝。
乾隆登基后,对自己的身世那是门儿清。六次南巡,他四次都去了海宁陈家的隅园,说是跟家人团聚。为了弥补对陈家的亏欠,也为了表达对亲生父母的孝心,乾隆把隅园改名叫安澜园,还赐了陈家一块“春晖堂”的匾额,意思就是他对父母的孝顺之情比天高、比海深。
金庸老爷子写《书剑恩仇录》的时候,就采信了乾隆是汉人的说法,还在书里给乾隆配了个胞弟——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。金庸老爷子还说,在海宁那边,乾隆是陈家嫡子的事儿,那是人尽皆知。他小时候做童子军,还在海宁乾隆修的石塘边露过营呢。
可话说回来,光凭这些传闻和金庸的小说,就能证明乾隆是海宁陈家的嫡子吗?先来看看这位传说中的“乾隆生父”——陈世倌到底是个啥样的人。史书上说,陈世倌是浙江海宁盐官人,为人清廉节俭,深受康熙、雍正两朝皇帝的信任。雍正二年,他当上了山东巡抚,在任上奖罚分明,体察民情,还崇尚节俭,注重地方防务,雍正帝对他那是赞不绝口。乾隆六年,陈世倌更是升到了文渊阁大学士的位置。
可乾隆朝里,陈世倌也没少挨乾隆的训斥和降罪。比如乾隆六年,陈世倌去江南查勘水灾治理,乾隆就批评他办事不力。乾隆十三年,云南巡抚图尔炳阿参劾赵州知州樊广德亏空,陈世倌把奏折直接发回云南巡抚查办,乾隆一听就火了,把陈世倌臭骂了一顿,说他工作不称职。还有啊,乾隆帝还斥责过陈世倌在山东当巡抚时购置田产的事儿,直接把他罢免了,还禁止他搬到山东去住,让他在浙江好好反思。
这么一看,要是陈世倌真是乾隆的亲爹,乾隆咋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这么狠地处罚他呢?可有人又说了,乾隆六下江南,四次都住在海宁陈家,这咋解释?其实啊,乾隆前两次南巡都没住陈家,到第三次南巡才住进去。
这时候,陈世倌都去世四年了。要是乾隆真想尽孝心,咋不在他“生父”活着的时候去呢?再说了,乾隆南巡到海宁,主要是为了巡查海塘工程。陈家作为海宁盐官镇的第一望族,负责接待皇帝驻跸,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。
乾隆的生母之谜,那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有人说他是雍亲王府的钱格格生的,有人说他是汉女李金桂生的。特别是这个李金桂的说法,最早见于1944年《古今文史》半月刊上的一篇文章,作者是上海滩的杂文作家周黎庵。周黎庵说,这是他在跟近代学者冒广生闲聊时听来的。冒广生说,乾隆的妈叫李金桂,住在避暑山庄附近。有雍亲王胤禛跟着康熙帝去热河狩猎,射中了一头梅花鹿,宰了鹿喝了鹿血,结果鹿血太补,雍亲王燥热难耐,正好李氏砍柴回来,雍亲王一时冲动,就把她给那啥了。
事后,雍亲王就把这事儿给忘了,直到李氏挺着大肚子找到避暑山庄,向他告御状,他才知道。康熙帝知道了这事儿,把雍亲王骂了一顿。李氏在避暑山庄的马厩里生下了乾隆,后来就被赶出皇宫了。小皇子乾隆被雍亲王的侍妾钮祜禄氏(后来的崇庆皇太后)收养了。乾隆登基后,知道生母不在宫里,就每年拨款修缮避暑山庄的马厩,那里一直保留着乾隆时代的痕迹,直到清朝灭亡。
冒广生曾在清末当过热河都统的幕僚,那时候清廷衰落,热河的官员和避暑山庄的老太监们常常追忆往事,写文学作品。编排乾隆生母的身份,既符合逸事小说的创作逻辑,也有借此贬低乾隆朝和乾隆帝本人的意思。避暑山庄李金桂的说法,说不定也是这么编排出来的。
可有趣的是,乾隆的儿子嘉庆皇帝却一个劲儿地证明他爹出生在避暑山庄。嘉庆元年,乾隆以“太上皇”的身份去避暑山庄过寿,嘉庆就写了首诗送给乾隆,诗里说避暑山庄建的时候,乾隆正好在京城出生。嘉庆二年,乾隆又去避暑山庄过寿,嘉庆又写诗助兴,说乾隆是在避暑山庄的都福之庭出生的。
皇宫里,一场关于乾隆出生地的辩论就这么闹开了。乾隆对儿子嘉庆混淆自己出生地的说法那是相当愤怒,就拿出自己在乾隆四十七年写的《人日雍和宫瞻礼》一诗,让嘉庆更正,说自己出生在雍和宫。可嘉庆对避暑山庄的秘闻那是深信不疑。乾隆在嘉庆四年驾崩了,嘉庆给他上了个庙号“清高宗”。
官方开始编撰《清高宗实录》,因为乾隆生前明确说过自己生于雍和宫,编修史书的大臣们不敢违背太上皇的意思,就把乾隆降世写成“诞于雍和宫邸”。可这本书一出版,嘉庆就大发雷霆,训斥大臣们别忘了乾隆生于避暑山庄的事实,让他们限期改正。嘉庆二十五年七月,嘉庆在避暑山庄突然去世了。
在遗诏里,他说:“古天子终于狩所,也是有的。况且滦阳行宫是每年都去的地方,皇考(乾隆帝)就是在避暑山庄出生的,这有啥遗憾的?”当时嘉庆的这份遗诏,被新登基的道光帝昭告天下,可清廷发现遗诏里关于乾隆出生地的内容后,又急忙把发出去的诏书收回。这举动在整个封建时代都极为罕见,无疑更加让人怀疑甚至臆断乾隆身世的特殊性。
说到底,乾隆的出生之谜还是没解开,而且随着史料的不断挖掘,说不定还会冒出更多的疑团。也许,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吧!
#图文打卡计划#
老牌配资平台,配资中心,网络炒股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