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香山论坛,这个被誉为“东方慕尼黑”的国际安全峰会上,空气里本该是老练的外交辞令和严谨的学术探讨。来自全球上百个国家的军事和外交精英齐聚一堂,准备就全球安全这个大命题,好好掰扯掰扯。
谁也没想到,一场突如其来的“踢馆”,让整个会场的气氛瞬间凝固。当时,清华大学的阎学通教授正在台上,就“局部冲突解决”这一议题侃侃而谈。突然,前排一名身着军装的以色列军官霍然起身,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,径直要求上台发言。
这哥们儿显然不是临时起意,更像揣着剧本来的。他走上讲台,面对着台下黑压压的各国代表,摆出一副义正辞严的架势,宣称外界对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,全是“虚假宣传”,以军绝对没有滥杀无辜。话音落下,全场鸦雀无声,所有人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,齐刷刷地打在了阎学通教授身上。
阎教授呢,不急不躁,静静听完了他的慷慨陈词。他扶了扶眼镜,从容地接过话筒。接下来的七分钟,简直就是一场载入史册的公开课。他没有直接跟对方辩论什么是“宣传”,而是先扔出了一个冰冷得让人心头发颤的数字:6.4万平民死亡,其中七成是妇女和儿童。
这数字仿佛一记重锤,砸在每个人的心上,会场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。阎教授紧接着追问:“就在三天前,以军空袭难民营,59条人命就这么没了,难道这也是编造的吗?”那位以色列军官脸上的自信,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瓦解,转为一种难以名状的尴尬。
一出好戏谁在导演
你可能觉得这只是一场冲动的个人行为,但往深了看,这背后全是算计。这位军官之所以敢在中国主场玩这么一出高风险的“行为艺术”,得从他背后的老板——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窘境说起。
内塔尼亚胡现在基本就是坐在火山口上,焦头烂额。在国内,打仗打得民怨沸腾,反战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。在国际上,更是四面楚歌,法国、西班牙这些欧洲老牌国家接二连三承认巴勒斯坦国,就连铁杆盟友德国的态度都开始变得暧昧不清。
更要命的是,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早就把“战争罪”的帽子扣在了以色列头上。这种时候,内塔尼亚胡急需找个靶子来转移视线,甩锅给别人。于是,他眼珠一转,盯上了中国。他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,在论坛开幕前就放风,毫无根据地指责中国花大钱搞“反以宣传”。
他这么做,一是为了把中国塑造成“拉偏架”的样子,好让大家别老盯着加沙的人道灾难;二也是在向美国喊话,特别是想利用华盛顿鹰派对中国崛起的警惕心理,把美国更紧地绑上自己的战车。但他似乎忘了,时代早就变了。
教授的“手术刀”
面对这种上门找茬的挑衅,阎教授的应对,堪称滴水不漏。他全程没有一句情绪化的指责,更没有掉进对方预设的口水战陷阱里,而是用事实这把最锋利的“手术刀”,一层层地解剖对方的谎言。
他引用的数据,要么来自联合国机构的权威调查,要么来自加沙当地医疗部门的公开报告,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条条曾经鲜活的生命。就在这场辩论发生时,新的消息传来,过去24小时里,又有99名平民在以军袭击中丧生,总死亡人数已逼近6.5万。
阎学通教授本人,作为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的院长,是“道义现实主义”理论的开创者,在国际关系学界早已是泰斗级人物。他太清楚了,在国际舞台上,声音大不代表有理,最有力量的,永远是那些无法辩驳的事实。
当他冷静地抛出两个直击灵魂的问题:“如果是精准打击,为何联合国的救济设施会被反复轰炸?”“为什么那些手无寸铁、等待援助的平民,会成为袭击的目标?”这两个问题,瞬间让所谓的“必要自卫”听起来像个蹩脚的笑话。
世界牌桌该洗牌了
这场交锋,与其说是一个学者和一名军官的辩论,不如说是一个缩影,折射出整个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的巨变。曾几何时,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基本被欧美牢牢攥在手里,很多发展中国家,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,只能在台下听着。
但今天,不一样了。中国、巴西、南非这些新兴力量,正用自己的方式,理直气壮地参与到全球治理中来。香山论坛本身就是个最好的例子,从最初几十个国家参与,到如今一百多个国家齐聚,这本身就说明了世界渴望听到东方的声音,渴望一种更公平的秩序。
以色列的焦虑和恐慌,恰恰源于它对这种变化的敏感。过去,有美国这个“老大哥”撑腰,它可以无视很多国际规则。但现在,越来越多的国家敢于说“不”,敢于站出来讲句公道话。这让它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。
欧洲国家纷纷承认巴勒斯坦,联合国一次次通过停火决议,国际法庭启动调查……这一切都在说明,“强权即公理”的旧时代,正在不可逆转地走向终结。未来的世界,规则必须由大家商量着定,而不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。
结语
这场辩论最让人解气的,不是谁输谁赢,而是它清清楚楚地告诉世界一个朴素的道理:在真相面前,任何花言巧语都是纸老虎。当一个国家的代表,需要当着全世界的面,去否认几万个逝去的生命时,其实在他开口的那一刻,就已经输得一败涂地。这个世界,终究还是讲理的。
老牌配资平台,配资中心,网络炒股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